裁缝、配钥匙、修鞋、贴膜……建成不到1年时间,潍坊新村街道崂山路街事会便民服务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师傅”加入,如今已有26名服务人员轮值排班。将原本四散各地的“杂牌军”整编成为一支一站式的公益便民服务队伍,潍坊完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迈出扎实一步。
从最初的4名手艺人,到如今26位服务人员轮值排班,如今的崂山路街事会便民服务站已经成为周边居民寻求小修小补等便民服务的“旗舰店”。同时,街道深挖街区服务潜力,结合崂山路街事会成员单位和街区商户资源,还拓展了盲人按摩、口腔义诊、眼科义诊,家电维修等等6大类内容的“升级”服务,并引入辖区社会组织锦昌公益运营管理,使服务站成为一个“全方位、一站式”的公益便民空间。
担任便民服务站总站长的是锦昌公益理事长柯水昌,他是一名高位截瘫的残疾人,也是一名维修能手,曾获全国自强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好家庭、浦东工匠等荣誉。柯水昌居住在潍坊新村街道,2011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令他告别了普通人的生活,他一度消沉,但最终在妻子的鼓励下逐渐找回自信,进一步发挥电脑维修专长,成立锦昌公益,带动残障人士靠维修手艺自食其力、回归社会。
“我和副站长王丰都来自于锦昌公益,将来我们还会每月推选一名手艺人做轮值站长,这个便民服务站免去手艺人的房租和水电费,从业环境也比街头巷尾流动摆摊要好得多,所以许多手艺人都愿意来,我作为站长一定会管理好这个服务站,为居民朋友们尽心尽力做好服务。”柯水昌说。
潍坊新村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需要大型购物中心,也需要‘小修小补’的生活服务,居民有需求,手艺人有意愿,街道就为其搭建平台,解决场地、人员、运营管理等问题。”
未来,崂山路街事会将继续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共建共享,全力打造有烟火气、有温情的公益街区,持续扩大“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幸福半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