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5日是第41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已确定今年消费维权年主题是“提振消费信心”。营造良好消费环境,让老百姓敢消费、愿消费、乐消费,将促进加快点燃市场“烟火气”,更好释放经济新活力。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疫情过后,要为经济启动“恢复键”,就离不开消费的牵引带动力。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活力,关系着数以亿计的市场主体,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头戏。当然,这是个系统工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要群策群力,做好持久之计,才能实现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相统一。汇聚“金点子”、开出“药方子”、蹚出“新路子”,创新消费模式、增加消费底气,才能让群众的消费信心从“洼地”跃升至“高地”。
念好“政策经”,点燃消费“引擎”。消费帮扶,知易行难,要将政策精耕细作,才能真正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出台促进消费政策,发挥“消费券”的杠杆作用,让群众消费有十足底气;完善“夜经济”,打造夜间消费“文化IP”;搞活“小店经济”,深挖小微企业的消费潜力;激发节日效应,以“假日经济”拉动内需因地制宜制定、落实、优化政策,把政策从“纸面上”落实在群众“心坎上”,让群众享受看得见、摸得着的收益。
协同共治,补齐维权“短板”。侵权猖獗、维权不易,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老大难”问题。要重拾消费信心,执法机关就要“重拳出击”,扫除消费“路障”、擦亮维权“路标”,与时俱进筑牢消费者权益“防火墙”。同时,要破解范围广、数量多、时间长等维权困局,还要充分发挥消协等社会组织的灵活性、主动性,形成多维治理新格局。让消费者维权“易起来”,进而实现信心“暖起来”、消费“火起来”、经济“热起来”的连环效应。
提振消费信心,重在消费,亦在供给。只有卖者“招数多”,买者才能“势头劲”。如今,群众的消费需求已从“温饱型”转化为“品质型”,若能为供给端精准“添柴”,通过摸清需求、优化体验、反馈沟通等方式优化商品服务,消费端自然会升腾“烟火气”。同时,网络购物、电商直播、云端带货数字消费形式已成为新潮流,要充分开拓这片广阔蓝海,消除数字消费鸿沟,通过“数实融合”让更多群众能够享受“数字红利”,激发消费内生动力。
市场“烟火气”,传递的是信心,释放的是活力。新起点上,我们要千方百计强信心、扩内需、促消费,让市场迸发出消费复苏新气象,助力“消费马车”跑得稳、跑得快、跑得远。
苏ICP备2023002088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57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518
中小学作文投稿:苏州日报《沧浪》副刊投稿: 苏州日报小说版投稿:szrbsiaoshuo#163.com 姑苏晚报《怡园》副刊投稿:chuxinsz#126.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邮箱:jubao#subaonet.com本网举报电线新闻行风监督电话